作者: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1-04-27
心血管疾病容易引发心理障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中,几乎高达1/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基本上的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等等,其中不同程度的焦虑是较为常见的。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医生这样子对我们说,他们有的可能确实是患有不同程度上的心血管疾病,心理障碍加重并扩大了原有的心血管的症状;而有的患者却是心理疾病本身所表现出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和特征。
在临床上,心身互为因果,有时会给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了解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时正确地诊断、积极合理地治疗,将有益于身体的恢复,有益于身心健康。
情绪如何引起心血管病
心理产生障碍时,大脑中杏仁核、下丘脑等边缘系统功能的变化影响了交感、副交感神经递质的分泌,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身体功能。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呼吸急促,甚至瞳孔扩大、出汗、手抖等。
心理障碍导致心血管疾病
胸闷、胸痛
焦虑障碍或惊恐发作时可产生胸闷、胸痛,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尤其近年来创伤性心血管诊治手术的开展,这类病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单用扩血管药物往往不能解决临床症状。
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可因肾上腺肿瘤引起的醛固酮增多症或嗜铬细胞瘤所致。然而,焦虑障碍也常常是不可忽略的原因,焦虑发作有时会出现类嗜铬细胞瘤样的高血压发作症状。这是因为在焦虑状态下,神经递质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可表现为间歇性高血压或心动过速,如果仅仅治疗高血压或心动过速,常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
气急
类似左心衰的焦虑障碍,常可反复主诉气急、心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人对145例气急的心脏病患者观察随访6个月,发现其中126例(86。9%)患有明显的焦虑症,其中1/3患者表现为惊恐发作,夜间常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同时伴有心动过速、出汗、发抖等症状。按心力衰竭治疗不能中止发作。
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是经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其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科研为一体,立足西安,辐射陕西省及周边省、市,承担着我国西北地区的精神心理病防治工作任务。
专注失眠抑郁研究与治疗治疗精神心理疾病 传承医者仁心品德